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论现代童年概念的内涵、源起与局限

林兰

林兰. 论现代童年概念的内涵、源起与局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 33(4): 30-3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5.04.005
引用本文: 林兰. 论现代童年概念的内涵、源起与局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 33(4): 30-3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5.04.005
LIN Lan. The Concept of Modern Childhood:Connotation Origin and Limitation[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5, 33(4): 30-3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5.04.005
Citation: LIN Lan. The Concept of Modern Childhood:Connotation Origin and Limitation[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5, 33(4): 30-3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5.04.005

论现代童年概念的内涵、源起与局限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5.04.005
  • 王友缘:《新童年社会学研究兴起的背景及其进展》, 《学前教育研究》2011年第5期。
  • [美]维维安娜·泽利泽:《给无价的孩子定价:变迁中的儿童社会价值》,王水雄等译, 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第1页。
  • [法]菲利普·阿里耶斯:《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 沈坚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第192页。
  • [英]艾伦·普劳特:《童年的未来--对儿童的跨学科研究》, 华桦译,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4年,第39页。
  • 林兰:《论童年研究的视角转向》, 《全球教育展望》2014年第11期。
  • [美]威廉·A.科萨罗:《童年社会学》, 程福财等译,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4年,第66页。
  • 郭法奇:《欧美儿童研究运动:历史、比较及影响》,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第5页。
  • 王友缘:《新童年社会学研究兴起的背景及其进展》, 《学前教育研究》2011年第5期。
  • 顾彬彬:《教育学视域下的现代童年问题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2年, 第13页。
  • 谭旭东:《论童年的历史建构与价值确立》,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1期。
  • [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 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 第25页。
  • [波]彼得·什托姆普卡:《社会变迁的社会学》, 林聚任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 第66页。
  • [英]艾伦·普劳特:《童年的未来--对儿童的跨学科研究》, 华桦译,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4年,第2页。
  • [美]威廉·A.科萨罗:《童年社会学》, 程福财等译,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4年,第192页。
  • 林兰:《论童年研究的视角转向》, 《全球教育展望》2014年第11期。
  • [英]Michael Wyness:《童年与社会:儿童社会学导论》, 王瑞贤等译, 台北:心理出版社, 2009年,第12页。
  • [英]艾伦·普劳特:《童年的未来--对儿童的跨学科研究》, 华桦译,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4年,第3页。
  • 谭旭东:《论童年的历史建构与价值确立》,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1期。
  • 徐小敏:《儿童的世纪:家庭生活的社会史--在教育史研究上的意义》,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年,第35页。
  • [英]大卫·帕金翰:《童年之死》, 张建中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5年,第5页。
  • 林兰:《论童年研究的视角转向》, 《全球教育展望》2014年第11期。
  • [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 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 第3页。
  • [英]Michael Wyness:《童年与社会:儿童社会学导论》, 王瑞贤等译, 台北:心理出版社, 2009年,第XIX页。
  • [英]艾伦·普劳特:《童年的未来--对儿童的跨学科研究》, 华桦译,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4年,第39页。
  • [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 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 第2页。
  • 彭漪涟, 马钦荣:《逻辑学大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
  • [英]Michael Wyness:《童年与社会:儿童社会学导论》, 王瑞贤等译, 台北:心理出版社, 2009年,第133页。
  • 熊秉真:《童年忆往:中国孩子的历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第31页。
  • [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 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 第68页。
  • [法]菲利普·阿里耶斯:《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 沈坚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第4页。
  • 郭法奇:《欧美儿童研究运动:历史、比较及影响》,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第1页。
  • [英]艾莉森·詹姆斯, 克里斯·简克斯, 艾伦·普劳特:《童年论》, 何芳译,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4年,第48页。
  • [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 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 第59页。
  • [英]艾伦·普劳特:《童年的未来--对儿童的跨学科研究》, 华桦译,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4年,第45页。
  • [英]Michael Wyness:《童年与社会:儿童社会学导论》, 王瑞贤等译, 台北:心理出版社, 2009年,第PXV页。

The Concept of Modern Childhood:Connotation Origin and Limitation

  • 摘要: 现代童年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反映了启蒙运动以来对待儿童及其生活的现代思维方式。现代童年概念强调儿童与成人的区别和对立;建立了童年的线性发展模式;产生了“标准化”的童年样态。现代童年概念源于二分法的现代思维逻辑,受生物学导向的童年研究视角限制,并随着制度化学校教育的发展及现代家庭生活的变化得到巩固。现代童年概念以儿童生理发展的不成熟预测了儿童社会能力的不足,将儿童的生活划定在特定的范围内,使得儿童的社会地位被边缘化,定义童年的权力被成人操控,童年的多样形态被忽略,儿童的声音被埋没。
    1)  王友缘:《新童年社会学研究兴起的背景及其进展》, 《学前教育研究》2011年第5期。
    2)  [美]维维安娜·泽利泽:《给无价的孩子定价:变迁中的儿童社会价值》,王水雄等译, 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第1页。
    3)  [法]菲利普·阿里耶斯:《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 沈坚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第192页。
    4)  [英]艾伦·普劳特:《童年的未来--对儿童的跨学科研究》, 华桦译,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4年,第39页。
    5)  林兰:《论童年研究的视角转向》, 《全球教育展望》2014年第11期。
    6)  [美]威廉·A.科萨罗:《童年社会学》, 程福财等译,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4年,第66页。
    7)  郭法奇:《欧美儿童研究运动:历史、比较及影响》,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第5页。
    8)  王友缘:《新童年社会学研究兴起的背景及其进展》, 《学前教育研究》2011年第5期。
    9)  顾彬彬:《教育学视域下的现代童年问题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2年, 第13页。
    10)  谭旭东:《论童年的历史建构与价值确立》,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1期。
    11)  [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 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 第25页。
    12)  [波]彼得·什托姆普卡:《社会变迁的社会学》, 林聚任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 第66页。
    13)  [英]艾伦·普劳特:《童年的未来--对儿童的跨学科研究》, 华桦译,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4年,第2页。
    14)  [美]威廉·A.科萨罗:《童年社会学》, 程福财等译,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4年,第192页。
    15)  林兰:《论童年研究的视角转向》, 《全球教育展望》2014年第11期。
    16)  [英]Michael Wyness:《童年与社会:儿童社会学导论》, 王瑞贤等译, 台北:心理出版社, 2009年,第12页。
    17)  [英]艾伦·普劳特:《童年的未来--对儿童的跨学科研究》, 华桦译,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4年,第3页。
    18)  谭旭东:《论童年的历史建构与价值确立》,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1期。
    19)  徐小敏:《儿童的世纪:家庭生活的社会史--在教育史研究上的意义》,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年,第35页。
    20)  [英]大卫·帕金翰:《童年之死》, 张建中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5年,第5页。
    21)  林兰:《论童年研究的视角转向》, 《全球教育展望》2014年第11期。
    22)  [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 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 第3页。
    23)  [英]Michael Wyness:《童年与社会:儿童社会学导论》, 王瑞贤等译, 台北:心理出版社, 2009年,第XIX页。
    24)  [英]艾伦·普劳特:《童年的未来--对儿童的跨学科研究》, 华桦译,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4年,第39页。
    25)  [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 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 第2页。
    26)  彭漪涟, 马钦荣:《逻辑学大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
    27)  [英]Michael Wyness:《童年与社会:儿童社会学导论》, 王瑞贤等译, 台北:心理出版社, 2009年,第133页。
    28)  熊秉真:《童年忆往:中国孩子的历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第31页。
    29)  [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 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 第68页。
    30)  [法]菲利普·阿里耶斯:《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 沈坚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第4页。
    31)  郭法奇:《欧美儿童研究运动:历史、比较及影响》,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第1页。
    32)  [英]艾莉森·詹姆斯, 克里斯·简克斯, 艾伦·普劳特:《童年论》, 何芳译,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4年,第48页。
    33)  [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 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 第59页。
    34)  [英]艾伦·普劳特:《童年的未来--对儿童的跨学科研究》, 华桦译,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4年,第45页。
    35)  [英]Michael Wyness:《童年与社会:儿童社会学导论》, 王瑞贤等译, 台北:心理出版社, 2009年,第PXV页。
  • 儿童 成人
    自然 文化
    单纯 复杂
    非道德 道德
    非社会 社会
    成长中的个人 具有个人特质
    生成 存在
    下载: 导出CSV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67
  • HTML全文浏览量:  691
  • PDF下载量:  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5-12-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