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从“有权者的知识”到“强有力的知识”——麦克·扬与张建珍、许甜关于课程知识观转型的对话

麦克·扬 张建珍 许甜

麦克·扬, 张建珍, 许甜. 从“有权者的知识”到“强有力的知识”——麦克·扬与张建珍、许甜关于课程知识观转型的对话[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 35(2): 99-10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7.02.012
引用本文: 麦克·扬, 张建珍, 许甜. 从“有权者的知识”到“强有力的知识”——麦克·扬与张建珍、许甜关于课程知识观转型的对话[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 35(2): 99-10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7.02.012

从“有权者的知识”到“强有力的知识”——麦克·扬与张建珍、许甜关于课程知识观转型的对话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7.02.012
基金项目: 

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与中非合作协同创新中心"资助项目"中国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环境教育师资培养援助策略:基于历史与现状的考察" 15FZZX09YB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麦克·扬,英国伦敦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课程社会学

    张建珍,浙江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许甜,北京教育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课程社会学

    通讯作者:

    张建珍

  • 摘要: 麦克·扬是世界课程社会学的奠基人, 他早期提出了知识及学校制度的"社会建构性"和"有权者的知识"(the knowledge of the powerful) 的概念; 此后, 随着他对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发展尤其是对英国及南非课程改革的关注, 他转向了对"强有力的知识"(powerful knowledege) 的研究。围绕着从"有权者的知识"到"强有力的知识"的转变过程, 张建珍和许甜发起了与麦克·扬关于课程知识观转型的对话。
  • 表  1  麦克·扬关于知识与课程的“三种未来”观

    未来一 未来二 未来三
    什么是知识 客观的、给定的、“已被知、被思、被说的”,积累性的、静态的;服务于少数;精英知识产品; 社会性的;个体经验的;技能; 在特定历史/社会情境中的共识性产品;开放、可质疑、可发展;位于专门化社群 (学科) 中;
    知识的结构与组织 基于传统的;等级化的; 程序性的;操作性的;水平化的; 概念进步的;学科本位的;
    我们是否需要知识及为何 地位的象征;获取主流的对世界的解释;优势群体维持与普通人的隔离; 不需要由精英群体生产的专门化知识;强调知者的平等和知识的多样化;为了社会公平与多元; 为了知识发展进步;保存并延续知识的同时生产新知识;为了真理、真正的社会公平;所有人都有教育机会;
    获得知识的途径 核心科目 (四艺、三艺) 边界不重要;围绕问题的主题与学科群; 概念化组织的学科与科目;强有力知识;
    如何获得知识 读;识记; 与日常生活互动、关联;对话;自我建构; “知道一些东西”是创造和创新的基础;科目本位的教学;
    哲学基础 无谬论 (Infallibilism);绝对论;客观主义;真理与有价值的知识被视为理所当然的; 怀疑论;相对主义;使知识适应经验;精英/无精英之分; 可靠论 (Reliabilism);存在最好的知识;
    社会与历史背景 最精英化的、排斥化的社会;进步主义运动发展非常缓慢; 大众化、民主化;经济优先;技术进步迅猛;知识增长迅速; 社会民主要同时考虑大众获得认识论进路的机会;“教育不能补偿社会”;
    总结 基础主义 社会建构主义;反智主义 (anti-intellectualism);业余主义 (amateurism); 社会实在主义
      注:本表根据麦克·扬的相关论文及对他的访谈整理而成,并经过他本人的修改与确认。
    下载: 导出CSV
  • [1] 文雯, 许甜, 谢维和.(2016).把教育带回来——麦克·扬对社会建构主义的超越与启示.教育研究, (3), 155-159.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YYJ201603022.htm
    [2] 张建珍, 许甜, 大卫·兰伯特.(2015).论麦克·扬的"强有力的知识".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6), 53-60.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HDJ201506008.htm
    [3] Bernstein, B.(1999).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scourse: An Essay.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20(2), 157-173. doi:  10.1080/01425699995380
    [4] Karpov, Y. V., Heywood, H. C. (1998). Two Ways to Elaborate Vygotsky's Concept of Mediation: Implications for Instru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53(3), 27-36.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80757656_Two_Ways_to_Elaborate_Vygotsky%27s_Concept_of_Mediation_Implications_for_Instruction
    [5] Young, M., Muller, J.(2010). Three Educational Scenarios for the Future: Lessons from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1), 11-27.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27675647_Three_Educational_Scenarios_for_the_Future_lessons_from_the_sociology_of_knowledge
    [6] Young, M., Muller, J.(2016). Curriculum and the Specialization of Knowledge. New York: Routledge, 37-48.
    [7] Young, M., Lambert, D., Roberts, C., et al. (2014). Knowledge and the Future School: Curriculum and Social Justice.London: Bloomsbury.
  • 加载中
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32
  • HTML全文浏览量:  180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7-04-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