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基于文件阐释法的视频分析与课堂模仿研究——兼论视频分析的方法论意义

孙丽丽

孙丽丽. 基于文件阐释法的视频分析与课堂模仿研究——兼论视频分析的方法论意义[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 35(5): 72-8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7.05.006
引用本文: 孙丽丽. 基于文件阐释法的视频分析与课堂模仿研究——兼论视频分析的方法论意义[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 35(5): 72-8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7.05.006
SUN Lili. The Study of Classroom Mimics:Video Analysis Based on the Documentary Method[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7, 35(5): 72-8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7.05.006
Citation: SUN Lili. The Study of Classroom Mimics:Video Analysis Based on the Documentary Method[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7, 35(5): 72-8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7.05.006

基于文件阐释法的视频分析与课堂模仿研究——兼论视频分析的方法论意义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7.05.006
基金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JUSRP1176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基地重大项目"基于学校变革实践的理论原创和学派建设" 16JJD880017

  • 基于文件阐释法的视频分析,关键步骤是把动态的视频转化为静态的图像,并对静态图像进行分析。基于此,本文使用“视频与图像”进行表述时,强调的是从动态视频中筛选出具有转折意义和强反差意义的“图像”,并结合两者进行分析与研究;当使用“图像”时,强调的是从视频中选取的静态图像。
  • 本文作者在德国留学期间,曾到德国柏林的小学进行田野研究。此处的空间形制与教学环节即拍自作者进行田野研究的一所柏林小学,该学校采用的是复式教学模式。
  • 历史人类学对“模仿”的研究涉及到多个领域,既包括艺术, 文化和社会中的模仿,也包括游戏, 仪式和体语中的模仿行为研究,还涉及社会行为中的仪式与游戏及其审美意义。
  • mentale Bilder,精神图像,也称作“内在图像”,是相对于外在的图像形式而言的。在这部分论述中,没有形容词进行特别限定或说明的“图像”,都是指作为媒介的外在图像。

The Study of Classroom Mimics:Video Analysis Based on the Documentary Method

  • 摘要: 作为课堂教学基本行为的"模仿"具有本体性意义,它涉及到身体, 表演性, 想象力, 内在图像等诸多方面.此种意义上的"模仿"不是消极的效仿,而是基于场景布置与展演性的自我更新与表达,它体现并建构着课堂教学规则.本文围绕"模仿序列蕴含并建构着怎样的课堂教学逻辑"这一核心问题,运用文件阐释法的视频分析,以序列分析为载体,分析模仿形成的互动惯习.基于文件阐释的视频分析综合情境, 身体, 实践知识等维度,综合关切本体性与情境性, 普遍性与多样性, 瞬时性与历时性等,实现了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方法论的更新.
    1)  基于文件阐释法的视频分析,关键步骤是把动态的视频转化为静态的图像,并对静态图像进行分析。基于此,本文使用“视频与图像”进行表述时,强调的是从动态视频中筛选出具有转折意义和强反差意义的“图像”,并结合两者进行分析与研究;当使用“图像”时,强调的是从视频中选取的静态图像。
    2)  本文作者在德国留学期间,曾到德国柏林的小学进行田野研究。此处的空间形制与教学环节即拍自作者进行田野研究的一所柏林小学,该学校采用的是复式教学模式。
    3)  历史人类学对“模仿”的研究涉及到多个领域,既包括艺术, 文化和社会中的模仿,也包括游戏, 仪式和体语中的模仿行为研究,还涉及社会行为中的仪式与游戏及其审美意义。
    4)  mentale Bilder,精神图像,也称作“内在图像”,是相对于外在的图像形式而言的。在这部分论述中,没有形容词进行特别限定或说明的“图像”,都是指作为媒介的外在图像。
  • 图  1  一节中国小学五年级数学课活动的时间分布

    图  2  练习中的时间分布

    图  3  德国复式课堂教学行为的时间分布

    图  4  德国复式课堂师生活动空间的时间比例

    图  5  德国小学“圆圈仪式”中呈现教学内容

    图  6  德国小学“圆圈仪式”中呈现教学内容

    图  7  一位中国教师呈现教学内容

    图  8  一位中国教师呈现教学内容

    图  9  德国小学的“圆圈仪式”

    图  10  德国小学课堂教学中的空间移动

    图  11  德国小学课堂空间形制

    图  12  中国小学教室空间

    图  13  中国小学教室空间形制

    图  14  课堂问答环节

    图  15  课堂问答环节

    图  16  “圆圈仪式”中的问答环节

    图  17  教师体语类别

    图  18  “圆圈仪式”中的视觉交往

    图  19  “圆圈仪式”中的视觉交往

    图  20  小组展示中的视觉模仿

    图  21  小组展示中的视觉模仿

    图  22  学生做“小教师”

    图  23  教师的行为

    图  24  小组展示的完整序列

  • [1] 陈红燕.(2014).基于文献阐释法的视频分析理论及其在学校仪式研究中的运用——以柏林一所改革教育小学的"早晨圆圈"仪式为例.教育学术月刊.(5).2-30.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ANG201405005.htm
    [2] 梅洛-庞蒂. (2001). 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3] 邱关军.(2013).伍尔夫模仿学习理论述评.全球教育展望.(9).25-31.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WGJN201309005.htm
    [4] Bayertz.K.(2012).Der Aufrechte Gang. Eine Geschichte des anthropologischen Denkens.München:Beck.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415641214008856
    [5] Belting.H.(2001).Bild-Anthropologie.Entwürfe für eine Bildswissenschaft.Münschen:Fink.
    [6] Benjamin.W.(1980).Berliner Kindheit um Neunzehnhundert 1980.Gesammelte Schrift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7] Bohnsack.R.(2003).Dokumentarische Methode und sozialwissenschaftliche Hermeneutik.Zeitschrift für Erziehungswissenschaft.6(4).550-570. doi:  10.1007/s11618-003-0057-7
    [8] Bohnsack.R.(2003).Qualitative Methoden der Bildinterpretation.Zeitschrift für Erziehungswissenschaft.6(2).239-256. doi:  10.1007/s11618-003-0025-2
    [9] Bohnsack.R.(2007).Die dokumentarische Methode und ihre Forschungspraxis.Wiesbaden:VS Verlag. http://link.springer.com/978-3-531-19895-8
    [10] Gebauer.G., Wulf.C.(1998).Mimesis. Kunst. Kultur. Gesellschaft.Reinbek bei amburg:Rowohlt-Taschenbuch-Verlag.
    [11] Gebauer.G.Wulf.C.(1995).Social Mimesis.Akademie Verlag.
    [12] Kamper.D.(1982).Die Wiederkehr des Körpers.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http://philpapers.org/rec/KAMDWD-2
    [13] Wulf.C.(1994).Einführung in die pädagogische Anthropology.Weinheim und Basel:Belze Verlag.
    [14] Wulf.C.(1997).Vom Menschen. Handbuch Historische Anthropologie.Weinheim:Beltz. http://ci.nii.ac.jp/ncid/BA41023747
    [15] Wulf.C.(2004). Anthropologie:Geschichte. Kultur. Philosophie.Reinbek:Rowohlt. http://ci.nii.ac.jp/ncid/BB08623314
    [16] Wulf.C.(2013).Die mimetische Aneignung der Welt.Zeitschrift für Erziehungswissenschaft.16(2).15-25.
    [17] Wulf.C.(2014).Bilder des Menschen.Imaginäre und Performative Grundlagen der Kultur.Bielefeld.transcript Verlag. http://www.degruyter.com/dg/viewbook.layout:localechange/en/2f456738
    [18] Wulf.C., Weigand.G.(2011).Der Mensch in der globalisierten Welt:Anthropologische Reflexionen zum Verständnis unserer Zeit.Münster:Waxmann. http://www.ewi-psy.fu-berlin.de/einrichtungen/arbeitsbereiche/antewi/media/publikationen_wulf/Mensch_global.html
    [19] Wulf.C., Zirfas.J. (1994).Theorien und Konzepte der pädagogischen Anthropologie.Donauwörth:Verlag Ludwig Auer Donauwörth.
  • 加载中
图(24)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52
  • HTML全文浏览量:  207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7-10-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