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绘画教学的审美取向及美感生成场域的构建

于泽元 李健 丁月华

于泽元, 李健, 丁月华. 绘画教学的审美取向及美感生成场域的构建[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 35(5): 128-13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7.05.011
引用本文: 于泽元, 李健, 丁月华. 绘画教学的审美取向及美感生成场域的构建[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 35(5): 128-13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7.05.011
YU Zeyuan, LI Jian, DING Yuehua. Aesthetic Orientation in Painting Instruction:Construction of Generated Aesthetics Field[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7, 35(5): 128-13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7.05.011
Citation: YU Zeyuan, LI Jian, DING Yuehua. Aesthetic Orientation in Painting Instruction:Construction of Generated Aesthetics Field[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7, 35(5): 128-13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7.05.011

绘画教学的审美取向及美感生成场域的构建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7.05.011
基金项目: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重点项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实施效果评估的指标体系及其指数研究" 2016-06-005-BZK01

Aesthetic Orientation in Painting Instruction:Construction of Generated Aesthetics Field

  • 摘要: 人类对美学的探索表明,绘画是绘画者自我生命和心灵的艺术化投射,是以审美为基础的创造过程。绘画教学必须建基于审美取向之上,以审物之美、审意之美和审形之美为基础改进现有的教学范式。在绘画的审美过程中,美学场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它通过物理场、心理场和文化场的融通为绘画者带来了美感体验。实证研究发现,个体在美学场中的美感体验是由内趋性等8个因素构成。绘画教学的审美取向要求教师重视美学场域的价值,从物理场、心理场和文化场三个方面做好绘画教学美学场域的建构。
  • 图    《形象的叛逆》布面油画  马格利特  1928年

    图    《伴侣》吴冠中  1989年68×68cm纸本水墨

    图  1  美感体验8因素标准化路径图

    表  1  美感体验因子结构及各项目的因子负荷

    题项 内趋性 敏锐性 抽象性 好奇性 细致性 整合性 愉悦性 形式性
    V17 0.64
    V10 0.63
    V4 0.63
    V15 0.61
    V3 0.57
    V18 0.54
    V16 0.54
    V19 0.52
    V12 0.44
    V35 0.71
    V34 0.64
    V36 0.62
    V33 0.55
    V37 0.55
    V40 0.54
    V38 0.52
    V39 0.48
    V25 0.7
    V27 0.66
    V26 0.63
    V24 0.55
    V23 0.5
    V28 0.48
    V7 0.67
    V8 0.67
    V6 0.52
    V11 0.49
    V9 0.43
    V5 0.43
    V44 0.68
    V42 0.65
    V43 0.65
    V45 0.53
    V41 0.44
    V31 0.75
    V30 0.67
    V32 0.6
    V29 0.55
    V1 0.72
    V2 0.66
    V3 0.61
    V4 0.51
    V21 0.81
    V20 0.79
    V22 0.59
    下载: 导出CSV

    表  2  8因素模型的拟合指标

    χ2 df χ2/df NFI RFI IFI TLT CFI RMSEA
    1960.634 917 2.138 0.952 0.943 0.947 0.970 0.974 0.051
    下载: 导出CSV
  • [1] 布洛克, (1987).美学新解:现代艺术哲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 丁宁. (2009)."建筑场"效应构成分析及审美意义.创意论坛, (2), 22-27.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MYSS200902009.htm
    [3] 弗拉姆. (1987). 马蒂斯论艺术. 河南美术出版社.
    [4] 格罗塞. (1984). 艺术的起源. 北京: 商务印书馆.
    [5] 郭思乐. (2006).生本教育的教师观:从"纤夫"到"牧者".课程.教材.教法, (12), 13-18.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KJJF200612005.htm
    [6] 克里斯汀·诺伯特·舒尔茨. (1986). 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 施植明译. 台北: 尚林出版社.
    [7] 库尔特·勒温. (2011). 拓扑心理学原理. 商务印书馆. http://www.bookask.com/book/103226.html
    [8] 鲁道夫·阿恩海姆. (1998). 艺术与视知觉: 视觉艺术心理学. 滕守尧、朱疆源译,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9] 王阳明. (2014).王阳明全集.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10] 吴冠中.(1999).画外话·吴冠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1] 朱狄.(1984).当代西方美学.北京:人民出版社.
    [12] 朱光潜. (1982).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3] NAEA. (2012).Design standards for school art facilities, 6-7. http://eric.ed.gov/?id=ed377544
  • 加载中
图(3) / 表(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61
  • HTML全文浏览量:  127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7-09-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