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什么是好的大学治理:治理的“实然”与“应然”分析

李立国

李立国. 什么是好的大学治理:治理的“实然”与“应然”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5): 1-1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5.001
引用本文: 李立国. 什么是好的大学治理:治理的“实然”与“应然”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5): 1-1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5.001
Li Liguo. From De jure to De facto: An Analysis of Effective University Governance[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9, 37(5): 1-1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5.001
Citation: Li Liguo. From De jure to De facto: An Analysis of Effective University Governance[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9, 37(5): 1-1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5.001

什么是好的大学治理:治理的“实然”与“应然”分析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5.001
基金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现代大学组织转型与治理改革" 13XNI005

From De jure to De facto: An Analysis of Effective University Governance

  • 摘要: 大学组织处于外部环境影响与内部力量影响的均衡状态,在组织内部具有理性科层组织和政治属性组织的双重属性,使得大学治理呈现模糊性和复杂性。高等教育机构受到的外部环境影响和内部因素制约都处于中等程度,既要受外部特别是政府与市场的影响又要保持一定的自主性,同时既受内部控制又要对外保持一定的开放度。现实的"实然"状态是在三角模型中,出现了学术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的不同治理模式;理想的"应然"状态是学术、政府、市场的内外部力量保持平衡,大学治理在内外部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保持相对自主的发展状态。从内部的理性科层组织和政治属性组织来看,大学治理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现实的"实然"状态要么是以科层官僚制为主,按照行政机构模式管理大学,要么过分强调某一部分人的利益与权力;理想的"应然治理"是既要发挥理性科层制的作用,提高治理能力,同时更要从政治组织属性看待大学治理,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组织文化,有效化解冲突。中国的大学治理要从"求变"到"求治",从治理变革走向治理建设,从治理体系转向治理能力,从治理目标转向治理效能,实现从大学治理的"实然"现状走向"应然"改革。
  • 图  1  不同类型的组织所受外部环境和内部行为的影响

    图  2  冲突管理的整合与分配维度

    表  1  不同类型大学的治理权限

    政府主导型 市场导向型 大学自主型
    一、大学的制度结构
    决策者 政府
    教师评议会
    大学管理者
    学校董事会
    学术团体
    治理途径 官僚科层体制 企业式管理 学术自治、教师与州政府合作
    使命 与政府经济社会需求相一致 满足消费者和市场需求 学术自由,创新知识
    二、监控模式
    监控主导者 教育管理部门 政府认证机构
    中介机构
    自我评估
    教师自我评估
    监控内容 教学科研工作程序 教学科研产出质量与效益 学术出版
    学术论文发表
    评估标准 政府设定的目标 社区、国家与全球的经济需求
    效益、可持续性
    科学与学术目标
    三、与政府、社会的关系
    政府管制工具 战略规划与设立目标 竞争,质量控制 财政拨款
    法律法规
    教学科研的目标 政府拥有一定权力 市场与社会需求 学术进展
    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角色 管控 市场化 限制
    主导力量 政府 大学管理者 学者团体
    四、经费使用机制
    主要经费来源 政府预算 竞争性,多样化来源
    学费、捐赠、研发经费、
    政府拨款、学校创收
    政府预算与大学预算
    管理方式 清单式管理
    (学校自主使用权限较小)
    总量控制,
    学校拥有充分自主权
    混合式(学校拥有部分自主权)
    分配标准 投入与产出效益 产出质量与效益 投入要求
    使用效果评估 政府评价定期评估 多元评价方式定期评估 学校和学院自评
    不定期评估
    五、个体与机构自主权
    教师职称 政府 学术评议会与大学管理者 教授
    高级管理人员聘任 政府 大学管理者 教授
    辞退教授权 没有 没有
    院长系主任的职业角色 公共事务管理者 管理者 学术管理者
    学术团体参与学校管理事务 限制 允许 积极参与
    课程与专业设置 政府/学者 大学管理者/学者 学者
    研究计划设置 政府/学者 大学管理者/学者 学者
    设立学术机构的条件与标准 政府 大学管理者 大学与政府协商
    下载: 导出CSV

    表  2  理性的与政治的组织行为模型比较

    组织的特点 理性的/科层组织 学术的/政治组织
    组织目标 参与者的一致 不一致的,多元的
    角色定位 组织目标实现的最大化,被参与者认为是同质的 次优化;实现个体目标和意愿,经常以集体利益为代价
    权力和控制 中心化和官僚化 非中心化,变化的联盟和兴趣、利益小组
    规则和规范 来自组织命令小的偏差 偏差遭受明显的权力限制
    牢骚的观点与不满 必须说明的问题, 来增加组织成员的动力 基于为了自利的行为设计是为了增加权力和影响力
    信息 广泛的,系统的 模糊不清的;战略性的信息使用和扣留
    对决策的态度 相信会被理解 会有不同意见
    决定 基于理性组织目标的选择 洽谈的结果,利益之间的相互影响
    意识形态 效率与组织影响力 竞争、冲突,派别内部优胜者和失败者
    理论与研究的焦点 冲突的规范;组织如何确保员工用信念有秩序地“排队” 谁取得成功以及为什么成功;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一些个人和小组有他们自己的方式
    下载: 导出CSV

    表  3  组织结构的耦合形式

    耦合类型 自治程度 反应程度
    松散耦合 自治的单元 跨单元响应
    去耦合 自治的单元 缺乏响应性
    紧密耦合 缺乏自主性 执行响应,控制
    下载: 导出CSV

    表  4  外部环境与内部自主决策的互动多元模式

    环境对组织的控制程度
    低水平决定论 高水平决定论
    自主决策程度 自主决策程度高 象限一
    创新发展模式
    策略决策和适应性
    (资源依赖理论)
    象限二
    共生关系模式
    共生关系,结果分化
    (权变理论)
    自主决策程度低 象限三
    消极相互作用模式
    偶然性,适应
    (随机转化)
    象限四
    被动模仿模式
    最小的选择
    (制度理论)
    下载: 导出CSV

    表  5  组织文化的类型

    内部焦点 外部焦点
    灵活性 学术型
    ·合作
    ·参与
    ·凝聚
    ·忠诚
    创新型
    ·创造力
    ·风险担当
    ·改变
    ·增长
    稳定性 科层型
    ·效率
    ·可预见性
    ·和谐
    市场型
    ·竞争
    ·成就
    ·成功
    下载: 导出CSV
  • [1] 博克.(2012).大学的治理(曲铭峰译).高等教育研究, (4), 16-25.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IGH201204005.htm
    [2] 李立国.(2018a).大学治理的基本框架分析-兼论大学制度与大学治理的关系.大学教育科学, (3), 17-24.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XGJ201803012.htm
    [3] 李立国.(2018b).为科层制正名:如何看待科层制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作用.探索与争鸣, (7), 25-32.
    [4] 李立国.(2018c).现代大学治理形态及其变革趋势.高等教育研究, (7), 9-16.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gdjyyj201807002
    [5] 史静寰, 范文曜.(2008).教育政策分析2005-2006:聚焦高等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6] 王晓辉.(2010).《关于欧洲高等教育伦理价值和原则的布加勒斯特宣言》的解读与思考.比较教育研究, (8), 41-44.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bjjyyj201008009
    [7] 王占军.(2018).大学有效治理的路径:知识论基础与实践准则.中国高教研究, (9), 37-40.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nyzlbz201801009
    [8] 王绽蕊等.(2016).公立高校治理评价-一种框架性思考.张德祥主编.大学治理: 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北京: 科学出版社.
    [9] 吴伟.(2018).构建高校与社会的深度互动关系.中国教育报, 2018-12-08, (6).
    [10] 肖瑛.(2014).从"国家与社会"到"制度与生活":中国社会变迁研究的视角转换.中国社会科学, (9), 88-104.
    [11] 张桐.(2019).官僚制是一个僵化结构?官僚制结构的弹性与扩张.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 53-61. doi:  10.3969/j.issn.2095-4026.2019.02.005
    [12] Balderston, F. (1995). Management todays university:Strategies for viability, change, and excellence(2nd ed). San Francisco:Jossey -Bass.
    [13] Bess, J. L., & Dee, J. R. (2002). Understanding college and university organization. Virginia:Stylus Publishing.
    [14] Birnbaum, R. (1988). How colleges work:The cybernetics of academic organization and leadership.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15] Dobbins, M., Knill, C., & Vogtle, E. M.(2011).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the cross-country comparison of higher education governance. Higher Education, (5), 665-683. doi:  10.1007/s10734-011-9412-4
    [16] Gamson, W. A. (1968). Power and discontent. Homewood, IL:Doresey Press.
    [17] Javadekar, S. P. (2018). Autonomy is crucial for the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o achieve excellence. https://mhrd.gov.in/sites/upload_files/mhrd/files/PR_UGC.pdf
    [18] Lutz, F. W. (1982). Tightening up loose coupling in organiza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 653-669.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71760609_Tightening_up_Loose_Coupling_in_Organizations_of_Higher_Education
    [19] Orton, J. D., & Weick, K. (1990). Loosely coupled systems:a reconceptualization.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 203-223.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00783340_Loosely_Coupled_Systems_A_Reconceptualization
    [20] Rahim, M. A. (1992). Managing conflict in organizations. Westport, CT:Praeger.
    [21] Smart, J., & Hamn, R. (1993). Organization culture and effectiveness in two-year colleges.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1), 95-106. doi:  10.1007/BF00991865
  • 加载中
图(2) / 表(5)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38
  • HTML全文浏览量:  176
  • PDF下载量:  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9-09-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