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技术时代的教育学发展——兼议人工智能背景下教育学的两种可能

伍红林

伍红林. 技术时代的教育学发展——兼议人工智能背景下教育学的两种可能[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5): 26-3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5.003
引用本文: 伍红林. 技术时代的教育学发展——兼议人工智能背景下教育学的两种可能[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5): 26-3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5.003
Wu Hongli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Two Possibilities of Pedagogy in the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9, 37(5): 26-3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5.003
Citation: Wu Hongli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Two Possibilities of Pedagogy in the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9, 37(5): 26-3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5.003

技术时代的教育学发展——兼议人工智能背景下教育学的两种可能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5.003
基金项目: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一般项目"人工智能背景下教育的技术逻辑研究" BAA190233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Two Possibilities of Pedagogy in the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摘要: 19世纪下半叶以来,技术成为哲学、传媒学、社会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主题。与之相较,教育学原理关于技术的研究严重滞后。事实上,教育学的发展与近四百年的技术发展保持同步。从技术视角回顾教育学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其内蕴的技术逻辑: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化身为知识(课程)、技能、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评价标准、绩效目标等使教育成为技术体系,将教育转变成为一台"巨型机器",教育学则是为这一体系及其形成过程提供合法合理性论证的知识体系。技术逻辑是技术时代教育学发展的基本逻辑。在人工智能时代,面对人工智能的挑战,教育学的发展将出现两种可能:一是在面对人工智能的直接正面冲击时教育学的必然回应,表现为基于人工智能引发的教育实践变革的理论回应、基于人工智能引发的教育学基本问题变化的理论重构、基于人工智能引发的学科标准变化的学科体系重建;二是在面对人工智能对人类生存的挑战和潜在危险时教育学的可能回应,表现为教育学的学科使命将从顺应转向解放,其核心概念将由可塑转向自觉。
  • 表  1  技术与教育学发展史的关系

    时期 技术 影响 对教育的渗透与转化 对教育学渗透与转化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古代
    社会
    农业
    时代
    技术
    潜在
    影响
    (1)正式学校教育排斥技术;
    (2)造纸术、印刷术等技术促进阅读方式(习惯)、师承关系、考试方式等发生改变。
    孔子
    苏格拉底
    柏拉图
    (1)关注“教育为什么”“教育的必要性”等价值问题;
    (2)技术对思想家们的教育思考影响不大。
    16-17世纪 近代
    科学
    技术
    初步
    影响
    (1)传统经院哲学仍占据学校教育主流,但传统文法教育受到质疑(课程发生动摇);
    (2)提出培养“实干家”(教育目的出现动摇),开始增设地理、数学等新兴课程;
    (3)钟表等机械技术成为学校运行效仿的对象;
    (4)时间技术成为学校运行的内在机制;
    (5)技术是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进步的力量。
    培根 (1)“知识就是力量”;
    (2)“理想的科学教育”方案;
    (3)为“教育学”预留学科位置。
    夸美纽斯 (1)以钟表“规则”为效仿对象,提出新的学校运行机制(技术转化为学校制度);
    (2)以“规则”为指向提出系列教学原则。
    洛克 (1)提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绅士”培养目标;
    (2)挑战传统文法教育权威,专门论述知识与技能教育,提出地理、算术、自然哲学等新兴课程。
    18-19
    世纪
    现代
    科学
    技术
    显著
    影响
    (1)成为普及义务教育的动力;
    (2)成为建立以技术训练为核心的新型学校的动力;
    (3)古典文科教育退场,实科教育逐渐占据主流,改变了学校课程体系;
    (4)与技术革命相应的“公民”培养适应,学校教育逐渐“技术化”,如赫尔巴特学派的“五段教学”等;
    (5)“科学管理”运动成为学校运行标准化、平均化、操作化、绩效化的示范,大大提升学校教育“技术水平”;
    (6)技术束缚学校和人发展的消极性彰显。
    狄德罗 提出“技术人”的培养目标
    斯宾塞 (1)“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答案是科学”;
    (2)制定以科学知识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康德 (1)以“理性”作为教育学理论体系的核心;
    (2)论证“规训”的“教育技术”的合理性。
    赫尔巴特 (1)以人的“可塑性”为教育学理论体系的核心;
    (2)进一步论证“规训”的“教育技术”的合理性;
    (3)开教学理论技术化先河。
    20
    世纪
    当代
    科学
    技术
    深入
    影响

    反思
    批判
    (1)教育的技术化和技术的教育化达到新水平,教育体系成为严密的技术体系;
    (2)技术成为学校主流的意识形态和国家、学校、教师、家长培养和评价未成年人成长状态的基本尺度,也是衡量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基本尺度;
    (3)技术实现向人自我的转化,“自我技术”得到强化。
    两种面相 面相1:继续维护教育的技术逻辑,努力使技术时代的教育更加高效,如行为主义教育理论、结构主义教育理论及其他大多数的教育学理论研究成果等;
    面相2:对教育中的技术逻辑进行反思和批判,使技术时代的教育向人回归,如存在主义教育理论、批判主义教育理论、永恒主义教育理论等。
    21世纪 人工智能 重建影响 人工智能正在向教育渗透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学该往何处去?
    下载: 导出CSV
  • [1] UNESCO.(1996).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 UNESCO.(1997).教育——财富蕴藏其中(UNESCO中文科译).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3] 博伊德, 金.(1985).西方教育史(任宝祥, 吴元训译).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4] 布因克曼, 勒德尔.(2017).教育视频的现象学分析:课堂中的指示、注意和交互关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5), 30-45. https://xbjk.ecnu.edu.cn/CN/abstract/abstract9077.shtml
    [5] 蔡宝来.(2018).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进展及未来走向.课程·教材·教法, (8), 133-143.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kcjcjf201808020
    [6] 曹培杰.(2018).智慧教育: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教育研究, (8), 121-128.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xxxxjsjy201802003
    [7] 陈凡, 傅畅梅, 葛勇义.(2011).技术现象学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8] 陈红燕.(2017).视频图像阐释中的复杂性:一种方法论的探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5), 46-54. https://xbjk.ecnu.edu.cn/CN/abstract/abstract9078.shtml
    [9] 丁小浩.(2017).大数据时代的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5), 8-14.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qhdxjyyj201705002
    [10] 杜威.(2004).确定性的追求: 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傅统先译).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1] 福柯.(2016).自我技术(福柯文选Ⅲ)(汪民安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2] 顾建军.(2018).技术的现代维度与教育价值.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6), 1-18. https://xbjk.ecnu.edu.cn/CN/abstract/abstract9187.shtml
    [13] 赫尔巴特.(2017).普通教育学(李其龙译).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4]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编.(2001).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5] 凯.(1936).儿童之世纪(魏肇基译).上海: 晨光书局.
    [16] 康德(2017).康德论教育(李其龙, 彭正梅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7] 库兹韦尔(2011).奇点临近: 2045年, 当计算机智能超越人类(李庆诚译).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8] 夸美纽斯.(2013).大教学论·教学法解析(任钟印译).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 李开复.(2017).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 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 李美凤.(2008).从教育与技术的关系看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的对话.中国电化教育, (1), 6-10. doi:  10.3969/j.issn.1006-9860.2008.01.002
    [21] 李政涛.(2006).为人的生命成长而设计和发展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研究, (12), 3-7.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dhjyyj200612001
    [22] 李政涛.(2012).中国社会发展的"教育尺度"与教育基础.教育研究, (3), 4-11.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jyfzyj201311001
    [23] 李政涛.(2017).当代教育研究的视频与图像转向:兼论视频图像时代的教育理论生产.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5), 1-12. https://xbjk.ecnu.edu.cn/CN/abstract/abstract9075.shtml
    [24] 李政涛.(2018).教育学的边界与教育科学的未来——走向独特且独立的"教育科学".教育研究, (4), 8-14.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jyyj201804001
    [25] 洛克.(1979).教育漫话(傅任敢译).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6] 培根.(1959).新大西岛(何新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27] 培根.(1984).新工具(许宝骙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28] 斯宾塞.(2013).斯宾塞教育论著选(胡毅, 王承绪译).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9] 孙丽丽.(2017).基于文件阐释法的视频分析与课堂模仿研究——兼论视频分析的方法论意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5), 72-86. https://xbjk.ecnu.edu.cn/CN/abstract/abstract9080.shtml
    [30] 孙丽丽.(2018).借助视频图像分析技术进行教学仪式研究.中小学管理, (6), 11-15. doi:  10.3969/j.issn.1002-2384.2018.06.006
    [31] 唐汉卫.(2018).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将如何存在.教育研究, (11), 18-24.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jyyj201811003
    [32] 王伦信.(2007).从纸的发明看媒介演进对教育的影响——技术向度的中国教育史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 78-85. doi:  10.3969/j.issn.1000-5560.2007.01.012
    [33] 王伦信.(2008).从印刷术的应用看媒介演进对教育的影响——技术向度的中国教育史考察之二.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4), 88-95. doi:  10.3969/j.issn.1000-5560.2008.04.012
    [34] 王战军(2018).大数据驱动的教育研究新范式.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1), 179-185.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bjdxjypl201801011
    [35] 温纳.(2014).自主性技术: 作为政治思想主题的失控技术(杨海燕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36] 吴冠军.(2019).后人类状况与中国教育实践:教育终结或终身教育?——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哲学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 1-15. https://xbjk.ecnu.edu.cn/CN/abstract/abstract9203.shtml
    [37] 项贤明.(2018).塑造儿童乃教育学之原罪.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5), 94-103. https://xbjk.ecnu.edu.cn/CN/abstract/abstract9180.shtml
    [38] 肖思汉.(2013).课堂影像拍摄与转录的若干仪题:基于互动分析方法的探讨.教育学报, (2), 44-49.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KJY201302008.htm
    [39] 肖思汉.(2017).基于视频的学习过程分析:为什么?如何做?.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5), 55-71. https://xbjk.ecnu.edu.cn/CN/abstract/abstract9079.shtml
    [40] 雅斯贝尔斯.(1991).什么是教育(邹进译).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41] 雅斯贝尔斯.(2005).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42] 亚里斯多德.(1999).尼各马科伦理学(苗力田译).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3] 叶澜.(2004).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报告集,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4] 叶澜(2006).教育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5] 叶澜.(2015).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6] 叶澜.(2017).终身教育视界:当代中国社会教育力的聚通与提升.叶澜."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第一辑),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47] 朱永新.(2017).未来学习中心构想.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4), 15-18. https://xbjk.ecnu.edu.cn/CN/abstract/abstract9062.shtml
    [48] Farson, R.(1974).Birthrights.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 Inc.
    [49] Heidegger, M.(1966). Discourse on Thinking. trans. by John M. Anderson and E. Hans Freund.New York: Harper & Row.
  • 加载中
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12
  • HTML全文浏览量:  234
  • PDF下载量:  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9-09-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