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沟通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四

康翠萍 徐冠兴 魏锐 刘坚 郑琰 刘妍 甘秋玲 马利红

康翠萍, 徐冠兴, 魏锐, 刘坚, 郑琰, 刘妍, 甘秋玲, 马利红. 沟通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四[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2): 71-82.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0.02.007
引用本文: 康翠萍, 徐冠兴, 魏锐, 刘坚, 郑琰, 刘妍, 甘秋玲, 马利红. 沟通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四[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2): 71-82.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0.02.007
Kang Cuiping, Xu Guanxing, Wei Rui, Liu Jian, Zheng yan, Liu Yan, Gan Qiuling, Ma Lihong.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Part IV of the 5Cs Framework for Twenty-first Century Key Competences[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20, 38(2): 71-82.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0.02.007
Citation: Kang Cuiping, Xu Guanxing, Wei Rui, Liu Jian, Zheng yan, Liu Yan, Gan Qiuling, Ma Lihong.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Part IV of the 5Cs Framework for Twenty-first Century Key Competences[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20, 38(2): 71-82.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0.02.007

沟通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四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0.02.007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外语写作中的批判性思维评价效度研究”(19YJA740038)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Part IV of the 5Cs Framework for Twenty-first Century Key Competences

  •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沟通素养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然而,目前对于沟通素养的内涵及结构还没有清晰的界定。基于相关文献的分析,本研究提出,沟通素养是一个包含了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会情感能力的复合型素养,包含深度理解、有效表达和同理心三个要素。其中,深度理解和有效表达是沟通的两个重要过程,需要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共同参与,而同理心则是促进有效沟通最为重要的一种社会情感能力。中小学是培养学生沟通素养的重要阶段,本研究构建的沟通素养结构模型有助于构建中小学生沟通素养的培养体系,为提升学生的全面素养助力。
  • 表  1  P21沟通素养的结构框架

    要素子要素内涵描述行为表现
    理解能力 积极倾听 积极关注信息发出者的信息,延迟判断、监控和澄清理解,包括关注、延迟判断、反思、概括和分享。 1. 保持目光接触;2. 正确概括信息发出者的信息;3. 需要时要求对方进行解释;4. 避免做无根据的假设
    深度阅读 对文本和话语进行审辨式的分析、监控理解、作出推论、质疑和反思 1. 确定重要信息;2. 审辨地分析观点;3. 对没有明确表达的信息进行推理;4. 认识到自己感到困惑的地方
    表达能力 确定预期目标 确定沟通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判断特定的沟通行为是否有利于达成这些目标 1. 确定作者的主要论点;2. 找到回答某个问题的详细信息;3. 确定与主要观点无关的信息
    清晰组织信息 提供的信息要适量,只提供相关信息,提供的信息应简洁、不存在歧义和模糊性,信息要正确 1. 语法正确;2. 有效使用手势进行强调;3. 避免离题;4. 用图表解释概念
    考虑接收者的特征 要把意义正确地传递给信息接收者,需要考虑接收者的知识、信念和情绪等因素 1. 确定听众的知识水平以及对主题的熟悉程度;2. 解释听众的个人背景对信息的解读产生的影响;3. 对某个观点或论述的情感反应和接受程度
    符合表达习惯 不同学科、职业和沟通渠道,表达习惯不同,具有多样性 1. 符合某个学科的修辞法;2. 使用与某个领域相符的术语;3. 说话或写作考虑应该具有的正式程度
    考虑社会和文化差异 全球化社会背景下,要考虑沟通者具有的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 1.认识到沟通标准中的文化差异;2.避免使用仅适用于特定文化的俚语或土语;3.在跨文化交流之前找出一种不熟悉文化中的信息
    选择合适的沟通途径 使用最合适的沟通途径 1. 描述使用电子邮件和即时聊天工具的优缺点;2. 确定面对面交流是否比远程交流更有效
    下载: 导出CSV

    表  2  SEL项目中的社会情感能力

    社会情感能力内涵描述
    自我认知(Self-awareness) 能理解自己的情绪,拥有自己的兴趣、目标和价值观。研究表明,有强大自我意识的人,更善于自律。
    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 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这包括延迟满足、压力管理和控制冲动,能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社会意识(Social-awareness) 拥有同理心,能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感受;并欣赏他人的优点,接纳别人的不同。
    人际关系技能(Relationship-skills) 有清晰的表达能力,能积极的聆听和配合,有冲突时有建设性的谈判能力,和寻求帮助的能力。
    能做负责任地决策
    (Responsible decision-making)
    在综合个人需求和人际关系的基础上,做出有建设性的决定和选择。
    下载: 导出CSV

    表  3  沟通素养内涵要素与行为举例

    要素描述行为举例
    同理心 一种能够了解、预测他人行为和感受的社会洞察能力。 1. 能尊重沟通对象的人格、价值观及社会文化背景;2. 能依据对象的知识水平和接受程度调整沟通行为;3. 能感知、理解和把握沟通对象的感受、情绪和情感;4. 能从对方立场上思考问题。
    深度理解 能够正确理解沟通对象以语言、文字及其他多种形式传递的信息,隐含的意图、情绪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以及对内容进行反思与评价的能力。 1. 具有良好的倾听技能,让沟通对象感受到尊重和关注;2. 理解沟通对象所表达的内容和观点,体会其意图、情感、思想和价值观;3. 对信息的来源、观点的可信度、论证的充分性等进行反思与评价;4. 监控自己的理解,当遇到理解障碍时选择适当时机让对方进行澄清;5. 避免做出没有根据的假设。
    有效表达 在不同的情境下,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等多种形式,清楚地传达信息、表达思想和观点,以达到沟通的目的。 1. 语言流畅、条理清晰;2. 善用多种形式或手段表情达意,符合相关语境;3. 能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表达;4. 对表达过程和效果以及自己的情绪情感进行有效的监控与调节;5. 表达的内容合乎社会规范、伦理道德。
    下载: 导出CSV
  • [1] 阿德勒, 普罗科特. (2017), 沟通的艺术: 看入人里, 看出人外(第15版). (黄素菲, 李恩, 王敏译). 北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 博克. (2008). 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 黄岳, 马海林, 王骄阳. (2019). 共情对校园欺凌的影响, 现代交际, (12), 18−20.
    [4] 郭涛. (2015), 自闭症幼儿沟通能力的干预研究, 硕士论文, 上海师范大学.
    [5] 刘坚, 魏锐等. (2016). 《面向未来: 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研究设计.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科版),(3), 17−21.
    [6] 刘汉龙, 刘慧军. (2012). 同理心, 重建医患信任关系的伦理实践途径. 中国医学伦理学,25(3),347−349. doi:  10.3969/j.issn.1001-8565.2012.03.046
    [7] 瓦格纳. (2015). 教育大未来. 海口: 南海出版社..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1).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0] 张淑华. (2003). 企业管理者沟通素养结构与测量研究, 博士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
    [11] Alder, R. B. & Rodman, G. (1994). Understanding Human Communication(5th Eds).
    [12] Brody, S. (2018)Representatives of American P21 Organizations Talk about Global Competence and Launch Presidential Forum.
    [13] Farber, J. G., & Klein, E. R. (1999). Classroom-based assessment of a collaborative intervention program with kindergarten and first-grade students. Language, Speech, and Hearing Services in Schools, 30, 83−91. doi:  10.1044/0161-1461.3001.83
    [14] Hluman, G. A. Planisek, A., McNally, J. S., & Rubin, R. B. (2010). Competence, Personality, and self-efficacy: Relationships in an undergraduate interpersonal course. Atlantic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8, 36−49. doi:  10.1080/15456870903340506
    [15] Hynes, G.E (2012). Improving employee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ies: A qualitative study. Busine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75, 466−475. doi:  10.1177/1080569912458965
    [16] Luczynski, K. C., & Hanley G. P. (2013). Prevention of problem behavior by teaching func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self-control skills to preschoolers.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46, 355−368. doi:  10.1002/jaba.44
    [17] Metusalem, R., Belenky, D. M., & DiCerbo, K. (2017). Skills for Today: What we know about teaching an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P21 Partnership of 21st Century Learning. Pearson.
    [18]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2012). The Nation’s Report Card: Writing 2011. Washington, DC: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19] Spitzberg, B. H. (1991). An examination of trait measures of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Communication Reports, (3), 22−29.
    [20] Spitzber, B. H. (2010).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as knowledge, skill, and impression, in M. L. Knapp & J. A. Daly (Ed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pp. 203-210).
    [21] Teven, J. J., Richmond, V. P., McCroskey, J. C., &McCroskey, L. L. (2010). Updat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mmunication traits and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Reports, 27, 263−270. doi:  10.1080/08824096.2010.496331
    [22] Thaiss, C., & Porter, T. (2010). The state of WAC/WID in 2010: Methods and results of the US survey of the international WAC/WID mapping project. 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61(3), 534−570.
    [23] Trenholm, S. (2000),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24] UNESCO.(2014).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education policies and realities in Asia-Pacific. Retrieved from 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22/002272/227208E.pdf.
    [25] Wiemann, J.M. (2003). Forward. In J.O. Greene & B.R. Burleson (Eds.), Handbook of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skills (pp. Ix-xi). Mahwah, N.J.: Earlbaum.
  • 加载中
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23
  • HTML全文浏览量:  592
  • PDF下载量:  19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网络出版日期:  2020-01-21
  • 刊出日期:  2020-02-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