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关于学生学习的若干认识论问题

崔允漷

崔允漷. 关于学生学习的若干认识论问题[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3, 11(4): 49-54.
引用本文: 崔允漷. 关于学生学习的若干认识论问题[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3, 11(4): 49-54.

关于学生学习的若干认识论问题

  • ①《 < 政治经济学批判 > 导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人民出版杜1972年版, 第88页。
  • ② 《神圣家族》,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4页。
  • ① 《资本论》,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第202页。
  • ② 参见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人的发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740页。
  • ① 参见[瑞士]皮亚杰著、卢潜选译: 《皮亚杰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第1-17页。
  • ② 艾里克森著、文新华译、缪小春校:《人生八个阶段》, 《教育学文集·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289-371页。
  • ③ 邵瑞珍主编:《教育大辞典·教育心理学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第150页。
  • ④ 郭湛:《人的主体性的进程》, 《中国杜会科学》1987年第2期。
  • ⑤ 参见方展画:《人的发展和教育:假设及构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0年第3期。
  • ① [美]鲍尔、希尔加德著、邵瑞珍等译; 《学习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第22页。
  • ① 我想不出一个恰如其分的对应的术语, 似乎也可以用参与姓学习”代替“发现性学习"。
  • ② 这种观点显然与“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的飘点有别。实际上, 后者只是一句教育口号而已,而不是教育中的理性问题。因为在认识过程中, 除了主体之外, 不允许有一种超主体的“主导"力量存在, 否则, 就失去了认识论的意义了。
  • ③ 随着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 学生的主体势作用越来越大, 而教师的权威影响则越来越小。
  • ④ Bruner, J, S,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p.14, 1960.
  • ① 参见邵瑙珍主编; 《教育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第34-35页。
  • ② 转引自[美]鲍尔等著、邵瑞珍等译:《学习论》, 第6页。
  • 1)  ①《 < 政治经济学批判 > 导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人民出版杜1972年版, 第88页。
    2)  ② 《神圣家族》,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4页。
    3)  ① 《资本论》,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第202页。
    4)  ② 参见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人的发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740页。
    5)  ① 参见[瑞士]皮亚杰著、卢潜选译: 《皮亚杰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第1-17页。
    6)  ② 艾里克森著、文新华译、缪小春校:《人生八个阶段》, 《教育学文集·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289-371页。
    7)  ③ 邵瑞珍主编:《教育大辞典·教育心理学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第150页。
    8)  ④ 郭湛:《人的主体性的进程》, 《中国杜会科学》1987年第2期。
    9)  ⑤ 参见方展画:《人的发展和教育:假设及构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0年第3期。
    10)  ① [美]鲍尔、希尔加德著、邵瑞珍等译; 《学习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第22页。
    11)  ① 我想不出一个恰如其分的对应的术语, 似乎也可以用参与姓学习”代替“发现性学习"。
    12)  ② 这种观点显然与“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的飘点有别。实际上, 后者只是一句教育口号而已,而不是教育中的理性问题。因为在认识过程中, 除了主体之外, 不允许有一种超主体的“主导"力量存在, 否则, 就失去了认识论的意义了。
    13)  ③ 随着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 学生的主体势作用越来越大, 而教师的权威影响则越来越小。
    14)  ④ Bruner, J, S,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p.14, 1960.
    15)  ① 参见邵瑙珍主编; 《教育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第34-35页。
    16)  ② 转引自[美]鲍尔等著、邵瑞珍等译:《学习论》, 第6页。
  • 表    我国8-20岁儿和青少年被试的脑的发展成熟年龄表

  • 加载中
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44
  • HTML全文浏览量:  103
  • PDF下载量:  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