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德"的含义及其对当代中国德育的启示

汪凤炎

汪凤炎. '德'的含义及其对当代中国德育的启示[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 24(3): 11-2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6.03.002
引用本文: 汪凤炎. "德"的含义及其对当代中国德育的启示[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 24(3): 11-2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6.03.002

"德"的含义及其对当代中国德育的启示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6.03.002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汪凤炎(1970-), 男, 江西浮梁县人,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心理学(含中国心理学史)和教育心理学(侧重德育心理学)研究

  • 中图分类号: G40

  • 摘要: 德的字形与含义在中国文化里经历了一个演化与定型的过程。无心符的德字仅指"直视前方行走"之类的行为。有心符的德字用于伦理道德领域时主要有两种用法:用作名词德的原始义指"直心", 然后才拓展出诸如仁、义之类的通用含义; 用作动词的德主要指"得到"。当代中国德育从德的演化过程里可以得到五点启示:(1)吸取"德性泛指使事物成为完美事物的特性或规定"的精义思想; (2)将品德视作人的内在品质, 并注重品德的实践精神; (3) "德得论"至今仍是对品德最基本且最重要的看法; (4)在弘扬情感德性的同时, 适度加强公正德性的培育; (5)妥善处理雅文化所推崇德性与俗文化所认可德性之间的关系。
  • [1] 张持平、吴震.殷周宗教观的逻辑进程[J].中国社会科学.1985 (6).
    [2] 曹先擢.通假字例释[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5.
    [3] 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武汉: 湖北辞书出版社, 成都: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2.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 译注.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5] 杨国荣.道德系统中的德性[J].中国社会科学.2000, (3).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SHK200003007.htm
    [6]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Ⅱ [C].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7 : 插图.
    [7] 刘士林.俗语"直"与道德的本源———俗语人类学札记[J].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1999 (9).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JSK199902003.htm
    [8] 韦政通.中国的智慧[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 2003.
    [9]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中华书局, 1984.
    [10] 赵军华主编.新编中华伦理[C].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11] 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C].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
    [12]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C].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61.
    [13] 苏丁编.中西文化文学比较研究论集[C].重庆: 重庆出版社, 1988.
    [14] 黄光国.知识与行动:中华文化传统的社会心理诠释[M].中国台北: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1995.
    [15] 黄光国.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M].见: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中国台北:桂冠图书公司, 1988.
    [16] 鲁洁.序.见:汪凤炎.中国传统德育心理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美]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 等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75
  • HTML全文浏览量:  173
  • PDF下载量:  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6-05-01
  • 刊出日期:  2006-09-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